港股市场经历一轮主力资金换手2025年3月17日2025年从此,港股墟市获资金追捧,领涨环球。正在中资科技股的引颈下,港股迎来一轮代价重估高潮。本报微信大众号自今日起推出“港股七日讲”栏目,涌现一周热门事务和墟市动态,从数据变革侦察港股墟市资金动向以及阶段性发达趋向。
正在刚才过去的一个交往周,港股大市高位盘整。即使科技股短线回调,但盘面热门已经不息显现。
南向资金再度加快流入,全周净买入616亿港元,环比延长73%。南向资金正在近来四个交往周中,有三周净买入金额赶过500亿港元,从较长岁月来看,仅次于2021年头。
回想近二十年来港股墟市涌现的四次内地资金涌入,既反应出香港血本墟市机合的变迁,同时也是我邦经济机合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恒生指数全周缩量盘整,累计下跌1.12%;恒生科技指数收获回吐,跌幅2.59%。从本年从此的举座阐扬看,港股已经领涨环球各重要股指及大类资产。
即使港股大市短线回调,但墟市人气依旧不减,资源品和消费品板块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。从恒生归纳行业指数来看,正在美元走弱以及邦际金价冲破3000美元/盎司的助推下,原原料业和能源业指数全周别离累计上涨4.52%和2.51%;其余,一定消费指数逆市上涨2.59%。
从个股层面看,本周的墟市也是亮点不息。3月11日,比亚迪002594)H股告示称,告终435亿港元的H股配售。从公司3月3日告示配售股份筹资,到最终告终配售,仅用了8天岁月,由此不难看出如今港股墟市的热度及其对资金的吸引力。
另外,客岁底上市的次新股越疆11日宣布环球首款“工致操作+直匍匐走”具身智能人形呆板人,全周累计涨幅到达68.50%。而相看待发行价,其如今股价曾经上涨了2.35倍。
南向资金再度加快流入,全周净买入616亿港元,环比延长73%。数据显示,服从恒生行业分类,非一定消费行业资金净流入最众,达242.79亿元,金融业与资讯科技业净流入范畴也均正在100亿元之上。
南向资金正在近来四个交往周中,有三周净买入金额赶过500亿港元。横向对比来看,如今内地资金看待港股墟市的热诚仅次于2021年头。
沪港通正在2014年11月开通,深港通于2016年12月启动,下图中涌现了2017年从此恒生指数走势与南向资金净流入的变革情状。因为开通前期,港股通标的和逐日额度均较为有限,其与恒生指数的相干度并不高。自2020年开头,情状发作变革,恒指的每一次阶段高点都对应了南向资金的阶段性流入。
2007年,内地资金之初体验。恒生指数从当年8月17日低点19386.72点,速速拉升至11月2日的31958.41点。正在此时间,低价股和题材股熟行情初期获资金炒作,高折价H股速速拉升,随后转向绩优股,金融、煤炭、有色、石油、航空、电信等板块轮替上涨。少许酷似当时A股墟市的投资手腕涌现正在港股墟市。众位资深港股墟市人士示意:“当时的内地资金除了QDII以外,另有相当一个人是通过灰色渠道进入港股墟市的资金。”
跟着A股墟市股权分置转换的渐渐告终,越来越众的大型H股公司知足了入选恒指的要求。继设备银行之后,中石化、中邦银行等H股联贯“染蓝”(入选恒指),再加上中挪动、中海油等红筹股,中资股已成为恒指中的紧要群体。上市公司越发是中资公司的高滋长性,抵消了行为新兴墟市的高危急溢价。跟着投资主体的众元化,港股墟市成为一个众方博弈的墟市,外资机构呼风唤雨的期间已成为过去。
2017年—2018年,内地资金分享重心资产牛市盛宴。2017年,恒生指数以36%的涨幅领跑环球墟市,并于2018年1月末上冲至33484.08点的史乘高点。此轮行情是由根基面驱动的重心资产牛市,恒生大型股、中型股指数阐扬显明好于小型股指数;腾讯、汇控、盟邦、安然、修行进献2017年恒指涨幅的近七成。
正在此轮港股牛市中,内地资金同样没有缺席。数据显示,2017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399亿港元,同比延长近四成。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,2017年,通过港股通实行交往的日均成交额为98.24亿港元,而港股墟市日均成交额为882.49亿港元,南向资金占了11.13%。当年,南向资金的选股偏好重要分为三个人:一是H股,因为两地墟市估值分别,不少H股相看待A股存正在必定折价,成为南向资金选股战略之一;二是未正在A股上市的中邦良好企业,如腾讯控股、吉祥汽车以及个人中资地产股;三是邦际着名企业,如汇丰控股、IGG等。
不单是二级墟市,内地资金也涌向了一级墟市,2017年港股IPO募资额前五位的均是中资公司,别离是邦泰君安H股、众安正在线H股、阅文集团、中邦银行H股和广州农商银行H股。至此,港股墟市上的中资股(网罗H股、红筹股、中资民营股)市值占比亲切七成。
2020年—2021年,内资青睐新经济龙头。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,港股经验了近二十年来最速的一轮牛市,正在短短两个众月的岁月里,恒生指数从23000点左近速速拉升至31000点上方。以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美团、京东为代外的新经济龙头成为此轮行情的风向标。
港股通交往涌现开通从此最火爆场合,2021年1月,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范畴高达3106亿港元。从南向资金的主体组成看,既有基金等机构投资者,同时不乏少许中小投资者。一方面,2021年从此A股墟市中的港股相干ETF产物交往涌现格外火爆形势;另一方面,中小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热诚显明升温,券商港股通交易新增客户数目迅速延长。
正在此轮行情中,外资与内资体现出显明分别。以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美团为代外的新经济股均于2020年12月下旬涌现放量下挫走势,随后速速拉升并创出史乘新高,主力资金换手迹象显明。其余,美元对港元汇率自2020年3月至11月一口气触及7.75的强方兑换包管程度,邦际资金涌入香港墟市迹象显明;而自2020年11月至12月,港元汇率开头离开7.75程度,邦际资金开头流出。据一位港资机构人士纪念:“个人中资新经济个股自2020年3月开头启动,邦际资金是鞭策其走强的重要动力。而2020年12月下旬,港股墟市经验一轮主力资金换手。”
2025年从此,DeepSeek激励中资科技股代价重估。自2021年2月港股睹顶回落,直至2024年终,中资科技股经验了一轮较为漫长的熊市,恒生科技指数的均匀市盈率(TTM)跌至20倍控制,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估值到达35倍之上。一方面,正在分子端,近年来,海外墟市看待中邦科技改进才能存正在体系性低估。以阿里巴巴为例,海外墟市更众地将其定位为电商公司,并没有看到其正在AI及云揣度周围的时间积聚,相干代价也就没有显露到估值模子之中。另一方面,正在分母端,危急溢价的评估带有必定的主观性,近两年来,海外墟市看待中资科技股的股权危急溢价向来处于较高程度。
然而,自2025年春节从此,跟着DeepSeek RI和阿里通义Qwen2.5-Max的接踵宣布,宇树科技人形呆板人亮相春晚以及民营企业会讲会的召开,中资科技股的叙事逻辑发作转折,环球资金对中资科技股开启了一轮代价重估。
叙事逻辑的转折激励外里资协力抢筹中资科技股。个中,内地资金成为主导气力。2025年从此,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范畴到达3755亿港元,从逐日南向资金占港股大市成交占比来看,众次冲破50%,均匀值也正在40%以上;而2022年—2024年的均值仅为30%。与此同时,A股墟市中的港股相干跨境ETF受到热捧,众只ETF本年从此累计净流入资金超10亿元,个中净流入额最高的一只到达117亿元。
十八年弹指一挥间,从2007年内地资金涉足港股之初体验,到2025年由内地企业和内地资金主导的代价重估;从炒作低价股、题材股,到追赶重心资产,再到抢筹新经济龙头、中资科技股。内地资金每一次追赶的行业个股,以及对港股行情的影响水平均不相似。正在这个历程中,咱们既能够看到香港墟市资金主体的变革、权重蓝筹行业机合的变迁,同时也能感受到我邦经济机合转型升级的趋向。